实事求是 导向明确 举措有力

2022-03-07 03:28:02

云影院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yunmov.cc

  “今年的预算报告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总体要求,重点突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这一主线。”财政部广东监管局局长黄利红认为,预算报告站位高远、实事求是,与政府工作报告深度衔接,充分体现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黄利红认为,今年的预算报告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财政支出保障有力。一方面,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增长8.4%,规模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保证了适当的支出强度。受益于财政收入增长,今年赤字规模较上年减少2000亿元,赤字率回落到2.8%,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此举为抵御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留下了足够的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与上年持平,但发行和使用节奏更加强调“早、准、快”,注重提升效能、精准投放,坚决“不撒胡椒面”。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将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减税降费持续推进。“十三五”以来累计减税降费规模已超过8.6万亿元,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稳步下降,市场主体负担有效减轻,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在稳定经济增长、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在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前提下,全年GDP和税收增速分别升至8.1%和11.9%。

  2022年,减税降费政策强调减税与退税并举,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精准度更强;新增减税退税预计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高达1.5万亿元,退税资金直达企业,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雪中送炭;延续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重点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和科技创新;研究出台针对易受疫情影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的帮扶政策。

  黄利红认为,减税降费推动经济增长、税源扩大的积极效应显著,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为后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奠定了基础。

  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中央财政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在养老、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聚力民生关切。支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提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加强卫生健康保障、加强就业创业帮扶等措施,为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黄利红表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近年来最大增幅,重点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帮助地方缓解减收压力,确保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四是政府部门节用裕民。今年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充分体现了政府过紧日子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黄利红认为,中央部门连年压减预算,展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为各级机关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做出了表率。预算报告强调,要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严肃财经纪律,严禁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将节省下的资金统筹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黄利红表示,广东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广东省工作实际,继续加强财政运行监控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分析研判地方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基层“三保”保障情况,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积极跟踪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聚焦中央财政资金监管,坚决维护财经纪律,更好地发挥“探头”“哨兵”“参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叮当资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