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期货生猪10月月度投资策略:生猪触底,区间震荡

2022-02-28 23:06:02

云服务器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

作者:东海期货 李根

投资要点:

生猪供应能力不减,标猪供应持续增加。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淘汰低效能繁母猪,力求减供增效。但是淘汰了低效母猪并没有淘汰高效母猪,总体生产效率并未显著降低。仔猪供应持续增加。

生猪现货市场销售压力仍然存在。标猪压栏意愿减弱,供应充足。

旺季不旺,需求低迷。开学季,中秋,十一国庆三个消费时间段猪肉消费均不足。消费低迷将成为限制猪价反弹主要因素。展望2022年3月,生猪即将迎来消费最淡季。

意外灾害减少消费者外出消费,使得猪肉需求下滑。

发改委再次强调猪价下跌过快,可能启动托市计划。

结论及操作建议:生猪供应充足,猪肉消费低迷,2111合约临近交割,价格下跌。但是猪价现货跌幅过快,近期盘整,可能有冲高反弹风险,建议逢高做空。生猪LH2203合约价格预测在15000左右可建立空单。

风险因素:发改委托市收储;新冠疫情复发,各省封城限制消费。

1.策略概述

生猪供应持续增加。但是消费仍然是限制猪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能繁母猪(含后备)数量减少,经产母猪数量减少。据了解,淘汰的是生产效率低下的母猪,生产高效的母猪并未受影响。9月实际仔猪出生和生猪存栏数量监测好于模型预期。窝产仔猪数量整体上涨,体现母猪减量增效目标逐步实现。母猪配种率维持在低位,因为猪价低迷。市场认为2021年第四季度的生猪供应持续增加。猪粮比走低,养殖企业不再压栏,这增加了标猪的供应,减少了后期抛售牛猪的压力。中秋节,十一和开学季消费提振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价格上涨,即便养殖企业放量,屠宰数量增加,价格下跌。远月猪价仍然有较大的下行空间。03/05生猪期货价格可能低于今年7、8月份价格。但是近月猪价跌幅有限,个别城市超跌,猪价近期可能因为超跌反弹,因此期货可能获得一定支撑,在底部震荡。

策略建议:操作上建议逢高做空远月。生猪LH2203合约价格预测在15000左右可建立空单。

2.策略逻辑

超跌后猪价反弹,短期现货价格或企稳

发改委收储利好消息给与猪价短暂支撑。10月9日中央储备收储后,猪价出现短时间内反弹。生猪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储收储,带动现货价格反弹,现货全国普涨,止跌反弹。同时天气转冷,养殖户销售压力骤减,压栏等待好猪价的情绪增多,因此现货,期货均出现较大反弹。空单离场带动猪价上行。

猪价短期内或稳定上行。现货猪价跌破十块关口后,现货再跌的可能性短期内较小。因为养殖户不愿意再持续的降价出售。季度末是大型屠宰企业集中出栏冲量的时间段。进入十月,养殖企业销售的压力大大缓解,不在需要为了完成财报中指定的出栏目标去低价促销,因而在出栏的节奏上可以把控,尝试卖出更好的价格。这在10月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反应。但是展望未来,今年冬季可能是变数较多的冬季,因为当前的拉闸限电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猪的供应。北方地区天气寒冷,限电缺煤影响到猪栏舍的保暖。如果压栏不能涵盖这部分的成本,将促使养殖户提前卖猪。今年北方冬季育肥猪的成本或将远远高于往年。不仅是在饲料,同时也是取暖成本。截止到9月末,煤炭的价格涨幅较大。因此这部分成本也将是养殖户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计算取暖等经营成本,即便压栏了,北方养殖户会发现,利润并没有上涨。因此不如提前出售。

牛猪出栏达到高位后开始下降。从图3-6可以看出,各地出栏体重以上大猪占比到达高位后继续下降,广西,河南,四川均出现类似情况。目前屠宰均重维持在110-130kg标准体重。生猪出栏体重持续下降。在当前低猪价,高粮价的背景下,养大猪不再是理性经济的行为。

产业未开始淘汰高效母猪,超额供应的大格局未变

能繁母猪(含后备)数量继续下降。据样本观测点数据调研,能繁母猪(含后备)增幅连续三个月下滑,养殖户大量淘汰低效母猪的影响开始显现,通过调整母猪的数量来减少生猪的出生数量。大量的后备母猪开始进入配种序列,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该情况可以从图11看出)。如果该行为持续,对于远期,也就是2022年第二季开始,当前淘汰母猪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即新生仔猪数量减少。需要注意的是,能繁母猪(含后备)的下降是缓慢的,这点降幅不足以影响到母猪的总体数量,更不会影响到生猪的供应。

近月仔猪实际监测生产数量高于模型预期。母猪配种率降低,母猪数量减少。模型预估仔猪数量应当减少。但是实际观测到的仔猪出生数量,以及与市场沟通结果显示,仔猪出生数量高于模型预期。同时,窝产仔猪数量也在提升,说明生猪的生产效率在提升。生猪供应还是在一个上涨的过程中。即便母猪小量淘汰,这种趋势还是没有改变。需注意的是,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观察发现有一大批新的养殖场还将陆续投入运营。这部分的产能非常巨大,新建的养殖场都是超大型养殖场。一个超大型养殖场可以抵消数十家乃至数万家散户的生产能力。

9月生猪预估模型中维持了8月份的仔猪和生猪存栏数量,(参考图12,图13),对于今年第一季度的疫情造成了仔猪出生数量和母猪存栏数量的评估需要修正。模型预测结果和与养殖企业沟通结果不一,需要注意模型数据源,样本不同带来的偏差。

消费持续低迷

屠宰量上涨并没有带动猪价反弹。9月份,现货市场反馈销售压力巨大。养殖企业提价的尝试遭遇较大的阻力。开学季,中秋节,国庆节的加持并没带来超额的消费,这给养殖户提价的行为带来巨大的压力。从数据上观测发现,屠宰数量的提升并没有带给价格明显的支撑。相反,事实是,养殖端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来带动走货量。特别是某些上市企业临近季度结算,必须要完成预定的出栏计划,因此持续放量,导致市场一片恐慌性的抛售生猪。进入十月,抛售的压力有所缓解,因此养殖企业预计会调节出栏的节奏来争取最佳的出栏价格。同时,因为进入冬季,大猪比标猪更受欢迎,部分养殖户可能有偏向性的选择压栏到冬至时节出猪,以求得最好的价格。但是需注意,在供应充足的大背景下,因为集中出栏造成的猪价短时间内急跌的情况时常发生。价格缓涨急跌,因此锁定利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稳妥第一。

冻品企业冻肉去库存艰难。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变,反而矛盾愈加凸显。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东北乃至全国食品企业库存维持在高位。在猪价下跌的环境下,食品企业更加愿意多采购便宜生猪,做分割品冷冻并且减少进口猪肉的采购。这个情况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维持在这样的情况。当前食品企业库存过多,需要时间消化。但是贸易商手里的库存量一直维持在高位,同时很多猪产品临近过期,可以预计会有一波急售。因此猪价的上涨将持续受到压制,上行空间受阻。

难以预见的因素也在拖累消费

各种发生的灾难也在抑制需求的恢复。这其中包括水灾,新冠封城。因为封禁导致的商户破产仍然在持续产生后续影响。倒闭的店面将限制消费的恢复。而考虑到新冠肺炎在冬季可能更加活跃,是否会有下一轮的封禁也是养殖户需要考虑的问题。

结论及操作建议

结论:10月份牛猪抛售压力减轻,猪价或许有一定反弹。当前,能够支撑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并非供应,而是需求。但是源源不断的供应以及低迷的需求造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即便有发改委托市护价, 养殖户压栏赌后市,这能够短期让生猪价格止跌反弹,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猪价颓势。同时,各种灾害也有可能限制需求的恢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操作建议:操作上建议逢高做空远月。生猪LH2203合约价格预测在15000左右可建立空单。

风险因素:发改委托市、因新冠肺炎导致的区域封城降低消费。

责任编辑:陈修龙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叮当资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