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21:55:01
□胡英军
“石主任,明天早上来村里的时候,帮我带两个快递上来吧……”
“好的。”
小山村里的微信群里,类似的对话天天可见。
小山村位于偏远的山头上,离镇上大概有8公里山路。村里人口不多,住户有限。石主任是村妇联主任。多年前,为了孩子上学,她一家就搬到了镇上,但户口还在村里。所以,当村里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妇联主任时,石主任站了出来。她当时上任的发言非常简洁,但很有力:“因为,我是党员。”
正是这份担当,让石主任过上了“朝七晚八”的生活:每天早上七点从镇上家里开车上山,到办公室里开启一天的工作;晚上八点,收拾完手头的工作,她又从山村开车返回镇上的家里。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常常,因为一些工作,她需要早早回到办公室,忙到深夜才回家,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石主任每天都要往返于镇上和村里,雷打不动,所以她顺手揽下了帮村民取快递、送快递的活儿。
小山村偏僻,镇上的快递网点基本不往村里派送。村民的快递,都是接到网点的电话或者短信后,自己下去取。这对于村民而言,诸多不便,不仅耗费时间,还有交通成本。正常天气倒没什么,遇到恶劣天气,或者农忙时节,根本顾不上。石主任揽下带快递的活儿,给大家解决了不小的难题。
最开始,乡亲们对这种“便利”不太适应。每次让石主任捎快递上来,都会小心翼翼地探问:“明天方便不?麻烦你帮我带一个快递,你看可以吗?”当石主任将快递送到家后,大家又不断地表示感谢,非要拉着石主任在家喝一杯茶再走。村里人就是这么实在。每每此时,石主任都要推辞半天:“没事,顺手而已。我还有工作要忙呢!以后有需要,尽管告诉我。”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只要接到快递的电话,就直接在群里喊话石主任,“石主任,两个快递。”“石主任,我的快递不要忘记了哈!”“石主任,我买的水果,耽搁不得。”有时,甚至会有抱怨声:“石主任,我三个快递,你怎么只给我带了两个上来啊?明天一定不要搞忘记了。”“石主任,我的快递包裹破损了,是快递网点弄破的,还是你弄破的啊?麻烦你帮我查一下。”
偶尔,也会有村民提出了相对过分的要求:“石主任,你今天能不能晚点来村里啊?我的一个快递还没到镇上网点。你看能不能等一等,等快递来了,帮我取一下再上来?或者,麻烦你下午帮我跑一趟也可以。反正,你有车,比我们方便多了。”
每次看到这些,石主任都简单地笑一笑,继续埋头忙活自己手头的工作。她会在本子上记住不同村民的不同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件一件完成。自从承接帮村民捎快递的任务以来,石主任已经写完了十个笔记本,每个本子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里村民的快递情况,哪一天、哪家快递、什么时候到、村民家庭地址和电话等信息,一个都不少。石主任在本子上画的表格虽然歪歪扭扭,不够整齐,但她写的字清晰而漂亮。
石主任就像一个“快递员”,每天奔波在山村的路上,为乡亲们带来期盼和希望。没有额外收入,没有补贴,自己担负油费,自己承担路途的风险,一个人见证小山村的云起云落。每天,她都把小山村的需求记在心间。每天,她都为村里的变化而激动。
石主任说:“因为,我是党员。所以,我应该义无反顾地比其他人多承担一些。网络时代,村民的生活跟不上城市的节奏,但是也不能太落后。收发快递是生活常态,我们应该努力协助他们做好。只要大家满意,我就知足。”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