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3 08:35:02
严敏携手德云众弟子拍摄《德云斗笑社》,郭德纲与于谦来坐镇。第一季反响不错,第二季如约而至,这一次,新京报点名表扬德云社返璞归真找回初心。
而就在新京报点名表扬后,烧饼的行为举止被观众吐槽了,评论区沦陷,众网友指责他玩不起。
作为郭德纲的儿徒,烧饼此次确实不给郭德纲省心。
根据节目规则,两个队伍pk,最后票数多者获胜。在一番较量之下,烧饼个人得票49,整个队伍得分117.2,远低于栾云平队的137.5分。
所以,烧饼队失败并原地解散,也就意味着烧饼要坐冷板凳,所谓的冷板凳就是在正片中没有镜头。
本来就是节目规则,其他师兄弟们都相当遵守,可一到了烧饼,他就矫情起来了。满脸写着不开心不服气,一直持续两期。
在两期节目中,烧饼的五个行为惹观众不满。
第一,不愿配合节目组的规定,将节目组配给“冷板凳”组的马扎故意丢在船上。
第二,不配合节目组穿“冷板凳”组的特定服装,还躲在后面玩手机。
第三,不愿与“冷板凳”组的其他成员坐在一起,在郭德纲的指示下才勉强坐下。
第四,获胜组在台上表演时,他在台下全程黑脸,而其他“冷板凳”成员全在开心捧场。
第五,在全体成员登台公布得票结果时,烧饼黑着脸躲在广告牌后面不出来。
烧饼的种种表现将“不满”二字差点写在脸上,正因如此,烧饼的评论区沦陷了,“玩不起”成了他的新标签。
其实,烧饼已不是第一次在节目中黑脸,在第一季的时候就是如此,赢了比赛就咧着嘴笑,输了比赛就拉着脸,喜怒哀乐全部都写在脸上。
到了第二季,烧饼仍旧没有成熟。在“做饼”游戏环节,他就因为不愿遵守节目组规则,非要拿面粉给自己“赎身”,甚至差点跟节目组的导演争吵起来。
一脸严肃与节目组掰扯的烧饼,让在场的人都相当尴尬。若不是栾云平与孟鹤堂帮他说话,哄着他,让着他,又会在节目中瞎闹。
相比其他师兄弟,烧饼着实做得不好。
说到惨,张鹤伦从第一季开始就以“惨”贯穿,玩游戏最卖力,干活最认真,结果每一次都是垫底,付出与回报得不到成正比。
可是,他生气了吗?甩脸子了吗?不仍然做最脏最累的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说到没镜头,从一开始王九龙、尚九熙、杨九郎就坐冷板凳,镜头少得可怜,有时候跟观众似的只能在台下露下脸。
可他们不照样开开心心给师兄弟们捧场?不积极参与节目的录制,遵守节目组的规则?
烧饼不是没镜头,至少在节目开始时,他还能客串个黑衣人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而其他冷板凳组的人,哪有他的待遇好。
不知足,还爱生气,搞特殊的烧饼在无形之中递出两个巴掌,一个掌掴了师父郭德纲,一个扇向了自己。
要知道,这是德云社的节目,是郭德纲的心血,可作为儿徒的烧饼不仅没有做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还相当砸场子搞特殊,不是跟节目组的规则唱反调,就是跟师兄弟们闹别扭。
这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与口碑,更是砸郭德纲的场子。
郭德纲带他录节目捧着他,可他倒好,不仅不给师父争脸还丢脸让他难堪。若不是郭德纲捧着他,不是德云社的名气大,烧饼的待遇就和在《追光吧!哥哥》中一样。
金星会当众批评他没规矩,导师们会不顾情面吐槽他唱歌难听,没人会惯着他。
烧饼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他的格局与情商,这么多年没有大红大紫,没有当上副总都是有原因的。
栾云平能当上副总,是有格局有眼界,能做到让所有师兄弟们服气。
在节目中也能看到,栾云平从来都不争不抢,在别人争抢演主角时,他演配角,在捧哏们出风头时,他教导大家不要忘本。因为在传统相声中,捧哏就不是出风头的那一个,他这么多年也是这么做的。
岳云鹏能红遍大江南北,是技术过硬,是情商够格。
徒弟、师哥、师父是岳云鹏的三个身份,在这三个身份下,岳云鹏自由切换且做得相当到位。
作为徒弟,能为师父争气,能帮师父分忧解难;作为师哥,能帮师弟们上台演出,也甘愿当师弟们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师父,他为徒弟刘筱亭做好榜样。
岳云鹏能红,不仅是开窍了,更是态度摆得正,对自己认得清。
来德云社这么久的烧饼只混个队长,需要从自身找原因,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求多为郭德纲争气,但愿省点心,不要再打脸他老人家。
因为这已不是第一次打脸郭德纲,曾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烧饼就闹过一出洋相。
作为《欢乐喜剧人》多年来的主持人,郭德纲也代表德云社推荐众多徒弟来参赛,岳云鹏、孟鹤堂、郭麒麟等人都曾凭借这档节目获得人气与认可,可到了烧饼,结果又变得难看了。
在《欢乐喜剧人》第六季中,烧饼代表德云社参赛,在小组pk时因质疑对面队伍中的孙建弘偏离主题,讲的内容与自己的内容相似,就在后台黑脸翻白眼。
到了台上,烧饼更是忍不住脾气,直接当众把话筒朝台一扔,让现场气氛尴尬不已。
被情绪左右的烧饼,本是占理的一方却有失风度,让师父也跟着难堪。
这么多年来,郭德纲可是顶着“黑幕”的骂声,推荐一个又一个德云社的徒弟们参赛,烧饼不仅不珍惜机会还控制不住脾气,这不是在打师父的脸吗?
相比孟鹤堂与岳云鹏,烧饼就像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师父给一个机会,他就丢失一个机会。
如今30岁的烧饼仍旧像个“定时炸弹”被情绪左右,这样的性子怎么干大事?当不了副总,红不起来,怪不得别人。
多次在师父的节目中甩脸色的烧饼,打脸了自己,更打脸了郭德纲。要想红,还需改一改脾气,沉下心来学习。
延伸阅读
《德云斗笑社》第三期:冷板凳上的烧饼,凭借“黑脸”全程抢镜
《德云斗笑社》第三期的真人秀与相声竞演环节整体质量都属上乘;特别是剧本杀部分,堪称德云社综艺史上的天花板之作;孟鹤堂和阎鹤祥的相声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既有创新,又有笑点,还有拔高的意味,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如果要给这一期综艺打分的话,我给9分,扣掉得1分,一部分是因为秦霄贤的相声,拉低了相声竞演环节的节目质量;另一部分是因为烧饼的全程黑脸,拉低了整场节目的观看体验。
此前,对于烧饼这个人我一直是持肯定态度的,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夸过他,并且专门发文解释过他嗓音的问题,为他辩解。
我一贯的观点是,烧饼是德云社基本功最为扎实的人之一,也是能够大公无私,培养师兄弟的人之一。虽然很多师弟的年纪比他大,但是大家打心眼里,真心诚意地尊称他为“师哥”,因为烧饼确实在业务能力方面比很多人要强。比如孟鹤堂、尚九熙、何九华、关九海、刘九思、冯照洋、张九龄、靳鹤岚等人,都是烧饼任队长的德云老五队培养的人才。
烧饼早些年性子急,声音粗,嘴又碎,所以在舞台上很不讨喜,特别是那个又粗又哑的嗓音,劝退了很多人;大部分观众连静下心听烧饼一场的欲望都没有,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他了,所以烧饼在德云社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
自打2017年结婚成家以后,烧饼的风格开始沉稳下来,相声的可看性逐渐提升,再加上通过健身,提升了颜值,慢慢也积累了不少粉丝,成为娱乐圈综艺舞台上的常客。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以为他是真的成熟了。
可是,《德云斗笑社》第三期让我感到怀疑,烧饼的成熟是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梦想,他依然是那个被郭德纲宠坏了的30岁“孩子”。
在第一季的《德云斗笑社》中,烧饼与栾云平的儿徒爱徒之争一直贯穿始终,颇具看点,特别是以此为素材创作的那段相声,更是被拿到了封箱舞台上再次表演,甚至被成为游戏中碰撞出火花的典范。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的儿徒与爱徒之争,只是烧饼为了给自己加戏,强行制造的噱头而已,没有人会当真。
在第二季《德云斗笑社》前两期的节目中,烧饼的表现虽然没有特别的亮点,但是也算中规中矩,偶尔有“挂脸”的行为,也挺令人无语。比如说“张九南的活儿碎得跟纸片一样”,还有在评星环节,说“你凭什么得两星?”
但是,在第三期节目中,烧饼彻底爆发了,开始全程“黑脸”。在节目开头从船上登岸的环节,烧饼不拿属于自己的冷板凳,是曹鹤阳帮他拿着;烧饼硬往岳云鹏、孟鹤堂等人身边凑,岳云鹏拿他砸挂,开玩笑,缓解了尴尬,但是他那句“要脸”真的令人惊讶,这不像一个成熟的男人该说的话,完全不考虑让其他冷板凳队员的感受。
在游戏中强行加戏,像小鸡子一样提溜栾云平和秦霄贤还有一定的综艺效果,但是在相声竞演环节不坐冷板凳,非要坐地上,再加上全程黑脸就显得过了。每一次镜头切到冷板凳上,都是一群笑脸加一个黑脸,真的很败路人缘。
作为相声演员,笑点高可以理解,但是师兄弟们的包袱就没有一个能打动你吗?为什么其他冷板凳队员都能乐开了花呢?“黑脸”想表达什么意思,是看不上吗?
《德云斗笑社》说白了就是一综艺,其主要目的是推广德云社这个团体,帮助演员们出圈,获取更大的知名度,从而为德云社赚钱。郭德纲对这个节目寄予厚望,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不知道烧饼是否理解师父的一片苦心?
有的人说,烧饼在录制这一期节目期间家里有事,也有人说他身体情况不好,这些可以作为“黑脸”的理由吗?岳云鹏演出期间遭遇父亲去世,杨九郎在录制《欢乐喜剧人》期间也遭遇父亲去世,但是人家一样高质量完成了工作,这是职业素养。
如果认为“戏比天大”是对演员的道德绑架,那么个人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请假,相信郭德纲不会如此不近人情,非要强行留住烧饼在那坐冷板凳。
还有的人说,烧饼的“黑脸”也是一种表演,我无法理解,这么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表现他的真性情和情商低吗?所谓表演,要么是为了节目效果,要么是为了演员的个人发展,可是烧饼的“黑脸”式表演,除了收获一堆差评以外,还能得到什么?
说白了,烧饼就是被郭德纲宠坏了,仗着儿徒的身份,自以为高人一等。但是,儿徒的身份只代表过去,是一个称谓而已,并不是恃宠而骄的护身符。如果烧饼在冷板凳上一直如此,相信郭德纲也不会视而不见,放任他如此任性下去。
现在我有点怀疑,烧饼是不是以“台上无大小”的由头,在台上说出了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