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救6人牧羊大叔发声:没跟任何公司签约做直播,请别打赏!

2021-09-28 15:57:03

依恋交友

  近日,在甘肃马拉松事故中连救6名选手的牧羊人朱可铭火了。

  他在避雨的路上,无意中发现有越野赛选手躺在路边抽搐,就把人背到窑洞里。这只是他救起的其中一人,他又多次冒着极寒跑到窑洞外去寻找失踪选手,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救起了6个人。

  经过了几天的发酵之后,朱可铭成为网络红人。他的事迹受到无数网友的传颂。

  5月27日,牧羊大叔在个人账号中发文,感谢网友对他的支持。他称这两天电话被打爆了,手机都坏了,开不了机,今天才修好。

  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他表示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实在应付不过来,希望大家更多关注政府官方消息。

  由于网络上已经出现打着他的名号的个人和团体,试图借着他的名气赚取利益。大叔称,我没有和任何一家公司签过约,请大家不要上当受骗、更不要捐款或打赏,当时救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得到什么回报,现在也还是同样的想法。

  有很多公司想和他签约,怂恿他搞直播带货,可以赚大钱。这位朴实的牧羊人称,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民,很多事也不懂,觉得踏踏实实种地、放羊的收获心里更踏实些。

  拒绝了流量,拒绝了直播,这位大叔只提出了目前跟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要求,他表示现在村里交通不便、水利不便,没有公交车通行,在田间没有自来水。现在趁着村子火了,他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的家乡解决一下交通和自来水的问题。

  牧羊人朱克铭在自己个人账号的简介中这样写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放羊,种地是我的本分。救人只是举手之劳,相信大家每一个善良的人在他人危难的时候也都一定会伸出援手,好人一生平安。”

  相关报道

  甘肃牧羊大叔连救6名马拉松选手网友:别放过他

  5月22日,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一共造成21人遇难。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幕后故事被挖掘出来。

  一位名为张小涛的幸存跑者在个人账号上回忆了这次噩梦般的经历。他称自己现在还能活着,完全是靠一位牧羊大叔的搭救,当时他在山上昏迷了大概有两个半小时左右,幸好一位放羊大叔经过,把他扛到了窑洞里,挽救了他的生命。

  张小涛

  张小涛在这次比赛中也是一位种子高手,当时在灾难天气来袭时,他跑在了前6名。

  他称自己在路上看见了残运会冠军聋哑人黄关军,当时他是第6,还看见了半马113的吴攀荣,跑在第5,遗憾的是,前6名只有他一个幸存者,其他人全部罹难。

  他之所以运气大能活着,完全是因为一位牧羊大叔的搭救。

  当时他因为身体失温,晕倒在路上,大概有两个半小时左右,有一位放羊的大叔经过,把他扛到了窑洞里,大叔在窑洞里生了一堆火,用被子把他裹起来,让他恢复了意识。

  牧羊大叔救人窑洞现场

  事后有媒体打听到,这个牧羊大叔是景泰县常生村村民朱克铭,今年49岁。

  朱克铭当时在附近放羊,遇到大雨后,就躲在就近的窑洞里,这位大叔野外生存经历丰富,平时他在野外窑洞里都会准备好干粮,棉被,柴火等御寒工具。

  他在避雨的路上,无意中发现有越野赛选手躺在路边抽搐,就把人背到窑洞里。张小涛只是他救起的其中一人,他又多次冒着极寒跑到窑洞外去寻找失踪选手,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救起了6个人。

  选手拍下了他救人的瞬间,这个牧羊大叔相貌朴实憨厚,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然而对于那六位幸运者而言,他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一个平常的牧羊人,他的干粮、被子、火堆都成了急救物资。危急时刻挽救了6个人的生命。

  更有人认为这个牧羊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的衣着也很单薄,然而却可以一直穿梭在极端的风雨中,连续挽救多人。

  这个普通的牧羊大叔,成为这起悲剧事件中,最温暖和闪亮的一个瞬间。好人一生平安!

  牧羊人窑洞生火连救6名选手很多村民带被子来帮忙

  “由衷感谢朋友们的关心,5月22日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马拉松遭遇恶劣天气,起雾、下雨、冰雹、下雪,自救都困难,感谢跑友救了我一条命,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和组委会热心和帮助,在此感谢大家,我安全了,谢谢大家关心!”2021年5月23日上午7时,“小晏香香”(微信名)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这条信息,告诉朋友自己平安。她是参加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参赛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辗转联系上“小晏香香”。

  回顾这段经历,她用“死里逃生”来形容。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此前已经参加过3次100公里山地越野赛,来甘肃白银景泰参加比赛前还在朋友圈写下“征战黄马,问鼎石林,安全完赛”的目标。

  作为较有经验的越野者,为了这次比赛,她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包括冲锋衣、葡萄糖,还有钾片等药品。她唯一担心的是,“防晒做不好,可能会中暑”。

  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在“小晏香香”的计划之外。她回忆,参赛前,天气预报是“气温18摄氏度左右,小雨",她判断这是特别适合跑步的天气。

  天气是突然改变的。另一位跑友“流落南方”回忆,“22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但下摆渡车的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开枪前跑了两公里热身,却出现身上没有热起来的情况。9点整比赛开始时,风力有增无减,面对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到CP2之前,大概十点半前后,开始下起了雨,过了CP2之后,出现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上,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这也阻挡了“小晏香香”前进的步伐。虽然穿了长袖、长裤、冲锋衣,但较高海拔地区偏低的温度,以及大风、冰雹的到来还是让她无法站立。

  同行跑友“可乐”拉住了她,两人共同抵挡大风。陆续,又有其他3位跑友和他们汇合到了一起。但糟糕的是,这时手机信号中断了。这个小队伍中,男士在前方探路,直到他们发现了一个窑洞。

  此时,景泰县常生村村民朱克铭正在窑洞避雨。今年49岁的他是一名牧羊人,5月22日上午9时,天上刮着大风,但羊要吃草,朱克铭还是像往常一样去山顶放羊。他知道今天景区要办比赛,他喜欢热闹,也想去现场看看。

  10点多,天开始下雨,气温越来越低。在当地一个被称作朱家窑的地方,朱克铭停下来,去了以前生产队用过的窑洞。他总在那一片区域放羊,之前还在窑洞里放了衣服、被褥和干粮。

  朱克铭先是听到了求助声,循声走出窑洞,他看到一群越野赛选手中有一位已经在抽搐。他把大伙带到窑洞,又生起了几堆火。

  朱克铭随后跑到了有信号的地方,拨打了景区的救援热线。等候期间,他多次到窑洞外去观望,“看看救援队走到哪了。”

  “前边有一团东西看不清楚。”眺望时,他发现有新情况。这时,有恢复体力的选手和他一起外出辨认。“那团东西”是一名已经失温倒地的选手。大家忙着把他抬进了窑洞。

  “脱了衣服、盖上被子、和火保持一定距离慢慢烘烤""小晏香香”记得这些救援步骤,但她很自责,自己当时太虚弱了,即便身为医务工作者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好在抢救及时,最终,这名选手化险为夷。

  窑洞中的六名选手经过休息,体力渐渐恢复。

  与此同时,救援人员也抵达了窑洞所在地,将六名选手带往安全地点。

  “连摩托车都上不来,救援人员都是连走带爬。”“小宴香香”告诉记者,返程路上,他们才得知其他被困的选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救援正在紧张进行。

  回到出发地的大巴车上,需要先步行,再坐越野车。“一路上,看到很多村民带着被子来帮我们,真的很让人感动。”另一位网名叫“雪”的选手告诉中青报记者。

  5月22日深夜11时左右,几名获救者返回酒店。他们要了朱克铭的联系方式,想之后感谢他。

  朱克铭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任何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的。”

  幸存跑友:我可能是最早打110的人救援来时已是拖尸体

  准备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李涛”(化名)的腿已经快没知觉了,他全身不能动,拨打120急救电话,但没有信号,周围的路标也都散了,他和跑友,与外界彻底断了联系。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当天,这场越野赛在百公里高海拔赛段受极端天气影响,局部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截至记者发稿时,已造成21名人员遇难。

  李涛是这次越野赛中的幸存者,他全程跑完了马拉松,并安全回到山下。“死里逃生”的他,很庆幸自己能够再从山上下来。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下山的时候,山上发现了几具跑友的尸体,但无法救援,“太惨了,路标也没有。”而他现在,仍然不敢告诉家人这些信息,他担心家人们会乱想。

  李涛住在重庆,平时在成都工作上班,作为资深越野爱好者,在这之前,他们通过“石林马拉松”的官方报名渠道参赛。起初对赛事的后勤保障和规则,都比较了解,但他们也没有想到,这场越野会变成一场“噩梦”。

  李涛说,当天上午九点过,山下的天气还未见异常,发令枪一响,几百名跑友就往山上冲。

  “山上的天气,跟山下完全不一样。”李涛告诉记者,上山后很早的时间,海拔在1500到2300米左右,就在CP2到CP3爬升的时候,恶劣天气就很明显了。参赛的选手们,当时也没有想到,山上下起了冰雹、刮大风,天气反常得可怕,“上面的温度应该只有三到四度。”

  而这些参赛选手们,大部分都穿着短裤。李涛说,遇到大风的时候,很多人直接被吹倒了,他自己的体重还比较重,没有被大风吹倒,但已经有选手开始退赛,从山上下来的人,陆陆续续也有不少。

  记者注意到,黄河石林旅游景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带,地形总体上为西南、东北高而中间低。中北部的米家山,松山,南部的虎南山、宋家梁山均属祁连山系余脉;中部脑泉凹陷呈舒缓波状丘陵;黄河自东南曲折流入,在龙湾转而向北流,形成深切峡谷。区内最高峰为大峁槐顶,海拔3017.8米,最低点为黄河谷地,海拔1480米。沟谷切割较深,多呈”V”型或箱型谷。海拔1390-1710米,相对高差60-205米。

  而此次赛事的百公里越野赛路线为,黄河石林景区门口(起点)—豹子沟广场—观景台—常生村—朱家窑—付家岘—金坪村—戚家泉—豹子沟广场(终点)。

  李涛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天气后,选手们都有尝试过自救,有抱团取暖抵抗大风的,也有尝试拨打救援电话和120急救电话的。当时,他自己的手机时而有信号,时而没信号,发现有一丝信号时,他拨打救援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他还试图建议赛事组委会能否用直升机来救人,但救援电话那头,未获回应。

  最终,李涛也选择了下山。

  李涛说,他是当天下午五点过下的山。下山的时候,他的双腿包括下身都快失去知觉。他拨打了近40余个救援电话,但电话那头没有说清楚如何救援、怎么救援,后来他的手机还有百分之二的电量时,直接调成了飞行模式,他已经要打瞌睡了。

  李涛说,这种状态下,他知道一睡过去,后果可想而知。他用背包里仅剩的类似跌打损伤药,直接往肌肉上喷,后来又服用了止痛药,强制自己站起来。踉踉跄跄没几步,他又跌坐在地上,他尝试多走几步,待身体慢慢热起来后,遇到了蓝天救援队的队员。

  “其中,有一个石林管委会的负责人也到了,把我带下了山。”当时的风很大,李涛描述,山上的路标几乎全被吹散了,下山的路也看不清,很多选择下山的选手,因为路滑、失温,出现了迷路、摔倒的情况,“有些去世了。”

  李涛说,下山途中,他看到了几具跑友的遗体,而由于天气实在恶劣,自救已经很困难,救援队的队员也有失联出事的情况。而由于路标缺失,救援人员也无法找到路线,“作为我们参赛的,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沿着路线找人,但救援人员没有路边,要花更多时间。”

  直到下山后,李涛才缓过神来,他才从比赛的跑友微信群中得知,有不少选手已经失联找不到人,另外救援队也在群里实时公布消息。他说,对于这场越野赛,会是他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李涛告诉记者,从他个人而言,参赛选手遇到这种极端恶劣天气的时候,应该调整心态,及时地退赛,不要上山。

  而对于赛事组委会方面,他说,其实在上面已经发出警报的时候,在CP2的时候,就应该停止让所有人比赛,“五月初的时候,乌蒙山那边的越野比赛就出现过失温导致人死亡的问题。”他说,在这次越野赛中,已经有人发出了失温警报,但主办方并未终止比赛。

  后来,他们在群里得知,这种极端恶劣天气是当地十年乃至百年难得一遇的事情,因此大部分选手才没有佩戴冲锋衣、冲锋裤,只有短衣短裤,而组委会在这方面也没有提前预案。

  除此之外,李涛告诉记者,他很有可能是第一个拨打110电话的参赛选手,他希望申请直升飞机来救援,结果到了晚上的时候,才有救援,“那时候已经是拖尸体了。”下山之后,他比较清醒,他想到当时的情况就后怕,要是自己晕倒了,恐怕就无法记得这段经历了。

  至今,他不敢告诉家人自己遇到的这一切,而家人们也不知道他参加了比赛。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不愿再去多谈山上发生的事情,但在他内心当中,已经把这件事情当作人生当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他希望不管是参赛选手还是其他人,都要学会敬畏自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叮当资讯版权所有